▲“26条措施”▲ 11月4日,国务院台办、国家发展改革★委经商中央组织部等20个有关部门,出台《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◣的若干措施》(以下简称“26条措施”)。这是继“31条”后大〓陆再释善意,“26条措施”含金量更高、受☉惠面更广、可操作性更强。其中特别聚焦台湾企Ψ业的措施有13条,为台企台商提供同等待遇、广阔商机、政策支持∴和“真金白银”的保障。 >>>进入专题 
▲5G经济▲ 2019年大陆5G基建建设如火如荼,截至年▓底共建成5G基站超13万个。10月31日,大陆三大运营商公布5G商用套餐,11月1日正「式上线5G商用套餐。而在台湾地区,12月10日5G频谱开始了激烈的竞标。5G商机无限,而两岸5G发展并不同速,大陆信息通信市场规模庞大▅,“26条措施”提出与台商共享5G发展机遇,互利共赢,共同构建全球化ζ的5G产业链。 >>>进入专题 
(资料图片。新华社) ▲台积电▲ 尽管在年初因为化学品原料问题,爆出晶圆瑕疵的负面事件,但台积电在全年表ω 现依旧亮眼,2019全球前15大半导体企业,台积电抢下第三,全年营收1.699兆元』新台币,依旧是台湾地区不可替代的产业支柱。大环境的低迷,贸易︾战的影响,对站在5G浪尖上的台积电而言,助力大于阻力,揽单要克服的最大障碍,大概是产能不足而已,然而从7奈米到5奈米到3奈米,未来用电量将越来越大,亟待提前布局。同时,在外资持股超过80%台积电荣△景之下,台湾民众真正受惠多少呢? 
(记者周康玉摄 图片来源:东森新闻々云) ▲长三角▲ 12月1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№印发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》。长三【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、开放程度最高、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,也是台商、台企↑长期耕耘投资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。这一战略的实施,为台商台企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大有可为的舞卐台。>>>进入专题 
▲自由行▲ 自2019年8月1日起,47个城市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暂停。大陆游客是台湾旅游市场的消费主力,其中,又属自由行◥消费力较高。两岸关系恶化,对台湾旅游业的冲击首当其冲。民进党当局倒行逆施导致两岸关系转冷,台湾观光业寒冬到来。>>>进入专题 

图源:中时电子报① ▲郭台铭▲ 鸿ㄨ海集团董事长、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在4月17日宣布投入】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国民党党内初选,成为第一位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上市企○业家。党内初选失败后,他于9月中旬退党并退出“大选”。他的影〗响力如此之强,参选期间一举一动都是撼动岛内政坛与¤产业界的震撼弹。>>>进入专题 
郭台铭慈惠宫参拜。(图/记者⌒ 许靖骐摄 图片来源:东森新闻云) ▲长荣▲ 长荣空服员罢工历■经17天落幕,创下台湾航空业史上罢工天数最长、参与空服员ㄨ人数最多、取消航班数量最多、影响旅客人数最多、航空公司及旅行业者损失最高五项纪录。有台媒♂指出,此次突袭式罢工严重影响航空交通和旅→客出行,劳方最早▂提出的8大诉求大多落空,资方也遭受严重营收损失,可谓劳方、资方和旅客“三输”。>>>进入专题 
(记者林敬旻摄 图片来源:东森新闻云) ▲大湾区▲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、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称珠三角九市,是大陆开放程度最高、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,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。“台商一起来,融入大湾区”系列活动,支持台胞台企把握和分享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,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和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。大湾◢区建设为台资企业转型升级、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。 >>>进入专题 
9今年2月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》公布。图片来源: 新华网) ▲台北东区▲ 曾经台北最炙手可热的商业区▲——东区商圈,2019年多次因为业者倒店、招租困难上新闻。台北东区高房租门坎下,面临网络、电商新时代冲击,新陈代谢速度鲜明,店家纷结束营业止血。 
(资料照片/林宜静摄 中时电子报) ▲“韩流”经济 韩国瑜当选台湾高雄市长引爆“韩流”经济,重振高雄↘经济很拼很努力,一时间“农渔”收单,夜市兴隆,房产增值,“韩流”带动高雄繁荣景象,频登台湾经济热门。 
(台湾《中国时报》 高雄市都市发展局供图) ▲减税降费▲ 2019年中国大陆实施了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,与台商共享减税红利。 各种减税政策层出不◣穷。既有覆盖所有行业的普惠性减税政策,也有针对不同成长阶↑段企业的税收新政,全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万亿元。进一步々放宽了小型微利企业标准(小微企业年应税∞所得不超过100万元、100万元-300万元的部分,实际企业所得税负降至5%和10%),让创☆业市场更有活力。 >>>进入专题 
图片来源: 新华网 |